服务热线
400-888-9999
2025-04-15 11:11:02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216
“碎片化睡眠”指的是睡眠时间断断续续、不连续的现象,常见的表现有早醒、易醒等睡眠问题。
“碎片化睡眠”指的是睡眠时间断断续续、不连续的现象,常见的表现有早醒、易醒等睡眠问题。“碎片化睡眠”就像一个隐藏在暗处的健康“杀手”,我们必须重视起来,改善睡眠习惯,避免其带来的严重危害。
一、碎片化睡眠的危害
影响精神状态:
碎片化睡眠会让人总是感到疲倦,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例如,很多人即使喝了咖啡提神,但由于长时间的碎片化睡眠,仍然整天无精打采。而且睡眠质量差的人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负面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睡眠,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因为碎片化睡眠剥夺了身体进入深度睡眠的机会,而深度睡眠是恢复体力和精神的关键阶段。
损害身体健康:
碎片化睡眠与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生率密切相关。长期处于碎片化睡眠状态,会导致全身炎症水平上升、代谢紊乱,增加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以及削弱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病概率。像长期“碎片化睡眠”的人容易在白天出现嗜睡、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甚至进一步诱发代谢、认知、心血管和免疫等系统的问题。
影响大脑功能:
良好的睡眠对于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至关重要,而碎片化睡眠会使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导致记忆力下降、思维迟钝等情况,早上起床往往会感到头脑昏沉,工作中也总是出错。
二、改善碎片化睡眠的方法
养成规律作息:
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让身体适应这样的节奏。保持规律的作息习惯,能够有效提高睡眠质量,让身体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较好的休息效果。
创造良好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的安静、黑暗和适宜的温度,有助于更快入睡。例如,将卧室的温度调整到舒适的范围,拉上窗帘阻挡光线,减少外界噪音干扰等。
睡前避免蓝光屏幕:
临睡前看手机、电脑等蓝光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从而导致睡得不踏实。所以睡前应避免长时间使用这类电子设备。
调整饮食:
晚餐尽量避免油腻和刺激性的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样有助于更好地入睡。
适当运动:
轻柔的活动,如瑜伽或散步,有助于缓解压力,促进睡眠。但要注意运动时间,不要在临近睡觉前进行剧烈运动。
本文碎片化睡眠”:比熬夜更可怕的健康杀手,你以为只是休息不好?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频道热点
2895
1337
1295
1252
1128
1049
1034
1034
923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