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来新疆不喝?等于白来了丨一碗粉汤里的新疆烟火气

2025-11-16 11:17:16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316

新疆美食
来新疆不喝?等于白来了丨一碗粉汤里的新疆烟火气 导读:

一碗正宗的粉汤,讲究“粉好、汤鲜、料足”

#新疆粉汤

1.jpg

   作为新疆回族最具代表性的风味小吃,粉汤不仅是节庆宴席的常客,更是刻在新疆人骨子里的乡愁记忆。这道以酸辣鲜香为灵魂的美食,承载着多民族交融的烟火气,从灶台边的世代传承到街头巷尾的烟火升腾,每一口都藏着新疆故事

的独家注解。

2.jpg

一、千年丝路孕育的粉汤文化

   2014年,昌吉州把粉汤写进非遗名录。粉汤的历史可追溯至中原饮食与西域风物的交融。据《回族饮食文化》记载,粉汤最早由丝绸之路上的商队传入,后经回族先民改良,逐渐成为融合小麦粉、牛羊肉与香料的集大成者。对回族人家而言,它不只是食物,更是""的预告片:每逢古尔邦节、肉孜节,回族家庭必以粉汤待客,这一习俗延续至今,甚至衍生出无粉汤不成宴的饮食传统。

3.jpg

二、匠心独运的黄金配方

   一碗正宗的粉汤,讲究粉好、汤鲜、料足

粉块:选用豌豆淀粉手工熬制,冷却后切成透亮均匀的菱形块,口感Q弹滑嫩,久煮不散;

汤底:羊后腿肉慢炖3小时,加入土豆、胡萝卜、莲花白等时令蔬菜,最后以西红柿提鲜、花椒胡椒增香,酸辣比例精准如黄金分割

点睛之笔:盛碗后撒香菜、淋红油,搭配现炸油香——金黄酥脆的油香浸入酸辣汤汁,碳水与油脂的碰撞堪称味觉交响乐

4.jpg

三、从节庆美食到城市名片

   如今,粉汤走出家庭厨房,成为新疆文旅的流量密码。乌鲁木齐老马粉汤馆日均接待超千人次,昌吉马姨娘粉汤以非遗技艺认证成为必打卡地标。游客们举着油香配粉汤,在热气氤氲中感受舌尖上的西域”——汤汁酸辣如冬日暖阳,粉块柔滑似天山融雪,每一口都是对新疆风物的诗意诠释。

四、复刻指南:把新疆搬上自家灶台

主料:羊肉 500 g、豌豆凉粉 400 g、羊肉高汤 1.5 L

蔬菜:西红柿 2 个、白菜 3 片、菠菜 100 g、青红椒各 1 个、水发木耳 50 g

香辛:花椒 1 小勺、胡椒粉 1.5 小勺、姜皮 5 片、葱 1 根、蒜末 3 瓣;

点睛:香醋 1 汤匙、盐、香菜末、红油辣子各少许;

传统做法 6 步法:

1.预炖高汤:羊肉焯水 撇沫 加花椒、姜皮、葱段,小火炖至软烂,取汤备用;

2.炝香底料:热锅羊油+植物油,下葱姜蒜、辣皮子爆香,放西红柿炒成红糊

3.合煮配菜:倒入高汤,加白菜、木耳、土豆片,中火 5 min 让菜吸味;

4.下粉块:汤滚后轻放凉粉,改小火咕嘟”2 min;粉块浮起即熟——久煮易碎;

5.定酸辣:关火前淋香醋、撒胡椒粉,色红味冒热气,酸辣扑鼻;

6.出锅仪式:碗底先放一把菠菜,热汤冲下立刻烫熟;撒香菜、点香油,配油香或油塔子上桌。

5.jpg

五、营养与食用场景

高蛋白+低脂肪:羊肉提供优质蛋白,豌豆粉缓释碳水,适合高原高寒体力恢复;

酸辣开胃:醋与胡椒促进胃液分泌,南疆季-20 ℃,一碗下背脊冒汗;

节日/早餐/夜宵:清晨配油塔子,夜里配馕,红白喜事端大锅,随到随添;

油香面饼:油炸面饼油香外酥内软,掰块泡汤,油香吸汁不散,形成酥脆+酸辣的极致反差;

6.jpg

多民族融合:维吾尔抓饭、哈萨克奶茶、回粉汤并称“新疆节日三大碗”,同席共飨,体现绿洲共居智慧。

7.jpg

 从大漠清晨的炊烟,到节日宴客的圆桌,新疆粉汤以一碗酸辣滚烫,把羊肉的醇厚、凉粉的滑爽、西红柿的鲜亮、胡椒的辛烈,全烩进昆仑雪水与天山麦香里——既是回族的家传味道,也是新疆人共同的季节信号:只要粉汤开锅,年就快到了!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来新疆不喝?等于白来了丨一碗粉汤里的新疆烟火气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