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中秋节,为什么能疗愈所有的漂泊——抬头月圆低头月饼圆

2025-10-06 10:53:00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0486

传承文化
中秋节,为什么能疗愈所有的漂泊——抬头月圆低头月饼圆 导读: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日期为农历八月十五。2025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星期一)。 中秋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天子在秋分祭月的礼仪。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了祭月、拜月的传统。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并在宋代正式定型为民俗节日。

未标题-4.jpg

中秋佳节月儿圆,家家户户庆团圆。

月饼香,月饼甜,欢欢喜喜来赏月。

嫦娥玉兔来相伴,吴刚伐桂传佳话。

人间共赏中秋月,中秋佳节乐无边。

中秋节,又称月圆节、团圆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日期为农历八月十五。2025年的中秋节是10月6日(星期一)。

“中秋”:农历八月为秋季中间,十五又为月中,故名“中秋”。别称:月夕、秋节、八月节、团圆节、拜月节、端正月等。

未标题-1.jpg

中秋节的起源

中秋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秋夕祭月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最初是天子在秋分祭月的礼仪。后来,民间也逐渐形成了祭月、拜月的传统。到了唐代,中秋节成为官方认定的全国性节日,并在宋代正式定型为民俗节日。

未标题-2.jpg

中秋节的传说(四大经典神话)

1. 嫦娥奔月(最主流传说)

后羿射日后得仙药,其妻嫦娥为防恶人夺药,吞下后飞升月宫。后羿思念她,每年八月十五设香案祭月,民间也效仿拜月,逐渐形成中秋节。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

2. 吴刚伐桂

月宫中有棵桂花树,吴刚因犯错被罚伐树,但树随砍随合,永无休止,象征永恒的劳作与追求。

3. 玉兔捣药

传说月宫中有一只玉兔,在嫦娥身边捣制长生不老药,象征祥瑞与纯洁,常见于中秋节的灯饰与图案中。

4. 唐玄宗游月宫(帝王传说)

据《唐逸史》记载,唐玄宗中秋夜梦游月宫,得仙乐《霓裳羽衣曲》,醒后命乐师谱曲,成为千古名篇。此传说也推动了中秋赏月、吟诗的风尚。

未标题-5.jpg

中秋节的习俗

赏月:中秋之夜,月亮最圆最亮,象征团圆,古人常登高赏月、吟诗作对。

吃月饼:月饼象征团圆,最初为祭月供品,后演变为节日食品。传说与元末起义有关。

祭月/拜月:古代帝王与民间皆有的仪式,设香案、摆月饼与瓜果,向月亮祈福,表达敬意与愿望 。

舞火龙:广东、香港等地用稻草扎成龙形,插满香火,夜间舞动,祈求平安丰收 。

玩花灯:儿童手提各式彩灯(如兔仔灯、柚皮灯)游玩,中秋是中国三大灯节之一 。

猜灯谜:中秋夜挂灯笼写谜语,众人竞猜,增添节日趣味。

饮桂花酒/赏桂花:中秋正值桂花飘香,古人饮酒赏月,现代也有以红酒代替。

烧塔:南方儿童用瓦片叠成塔形,内燃灯火,称“宝塔灯”或“烧塔”。

未标题-3.jpg

中秋节,为什么能疗愈所有的漂泊

中秋节,一轮明月悄然攀升至夜空,洒下银白光辉,似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抚过世间每一处角落,也悄然慰藉着每一颗漂泊的心。在这中秋佳节,明月高悬,我们不禁思索,为何这亘古不变的月亮,拥有如此神奇的力量,能疗愈所有漂泊的灵魂?

一轮明月,是归途的指引,是家的方向

漂泊在外,我们如断线风筝,在繁华都市的高楼林立间穿梭,于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中奔波。忙碌的工作、复杂的人际、生活的压力,让我们时常迷失方向,不知归途何在。而月亮,恰似那盏永不熄灭的明灯,高悬夜空,无论我们身处何方,只要抬头仰望,便能知晓家的方向。它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跨越山川湖海,将我们与故乡紧紧相连。那柔和的月光,是母亲温柔的抚摸,是父亲坚实的臂弯,召唤着我们回到那片熟悉的土地,回到心灵的港湾。在明月的映照下,漂泊的游子不再迷茫,心中有了归途,脚步也坚定起来。

一轮明月,是亲情的寄托,是团圆的象征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佳节,本是家人围坐、共享天伦之乐的时刻。可漂泊的我们,却常因距离所限,无法与家人相聚。而月亮,这圆圆的明月,恰似那圆圆的餐桌,承载着我们对团圆的无尽渴望。月光洒在身上,仿佛家人的陪伴就在身边,那熟悉的欢声笑语、那温暖的怀抱、那亲切的关怀,都在这月光中一一浮现。我们对着月亮倾诉思念,相信远方的家人也在同一片月光下思念着我们。这轮明月,将我们的心与家人紧紧相连,虽相隔千里,却也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它告诉我们,团圆并不只是身体的相聚,更是心灵的相依。在这月圆之夜,我们不再孤单,因为心中有爱,有对团圆的执着期盼。

一轮明月,是心灵的慰藉,是梦想的滋养

漂泊的路上,我们怀揣梦想,却也布满艰辛。挫折、失败、孤独,如影随形,让我们心力交瘁。而月亮,那历经沧桑却依旧温柔明亮的月亮,给予我们无尽的慰藉与力量。它见证了古今多少悲欢离合,却始终静静照耀,不言不语,却胜过千言万语。在它的光辉下,我们学会坚韧,懂得释怀。那些受过的伤、流过的泪,都在月光中渐渐愈合。月亮告诉我们,人生就像这月亮,有阴晴圆缺,但无论何时,都要保持内心的明亮与温柔。它鼓励我们,继续追逐梦想,哪怕前路漫漫,也要勇往直前。因为在这明亮的月光下,我们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触手可及。我们坚信,只要坚持不懈,总有一天,会在梦想的彼岸,与更好的自己相遇。

一轮明月,是文化的传承,是情感的共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古人对月亮的吟咏,穿越千年时空,依旧熠熠生辉。月亮,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寄托,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它承载着我们对团圆的向往、对亲人的思念、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中秋之夜,我们吟诵着古人的诗句,分享着与月亮有关的故事,让这份情感在血脉中流淌,让这份文化在心灵深处生根发芽。我们与古人共赏一轮明月,虽身处不同时代,却有着相同的情感共鸣。这轮明月,让我们明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份对团圆的执着、对亲情的坚守、对梦想的追求,永远不会改变。

中秋节的8条禁忌

中秋节的核心主题是“团圆”“祈福”,但民间自古也流传着不少禁忌,主要围绕“敬神、避阴、求吉”三方面展开。以下是常见的8 条禁忌仅供参考:

1.男不拜月

旧时认为月神为“阴”,男性属“阳”,阳拜阴易冲犯;如今家祭可由女性主拜,男性行拱手礼即可。

2.不要用手指月亮

传说会“割耳朵”或冒犯嫦娥、吴刚;赏月时以手掌向上“请月”代替指划即可。

3.月饼、供品忌“有棱角”“缺角”

中秋重“圆”,破损或方形月饼象征不团圆;选购时挑完整圆形,切开食用无妨。

4.祭月/团圆饭不放梨

“梨”谐“离”;可用苹果(平安)、柚子(佑子)、石榴(多子)替代。

5.身体虚弱、刚流产或本命年者“不宜深夜独自赏月”

古人认为中秋阴气最盛;现代角度是昼夜温差大、易着凉。建议早赏、阳台赏,或加件外套、结伴而行。

6.忌夜间游泳、到海边、榕树或偏僻荒野“赏阴月”

潮汐大、水寒、地滑,且易受凉;选择开阔、安全、灯光充足的场地即可。

7.忌中秋当天出远门、办喜事(如婚礼)

传统强调“在家团圆”;若实在需要,可提前一晚祭月、向家人说明,或把仪式放在午后完成。

8.忌争吵、分月饼、送礼送单数

“分”与“离”同义,单数为“阳”,与“阴月”不匹配;月饼象征共享,可切小块分食,礼品取 2、6、8 等双数,寓意“好事成双”。

未标题-6.jpg

月,终究要西沉,可它把最柔软的光留在了我们眼底;人,终究要启程,却把最深沉的牵挂留在了故乡。中秋会散,团圆不散;月饼会吃完,那份甜却一路陪伴。愿我们都能带着月亮给予的力量与勇气,继续追逐梦想,不再孤单,不再迷茫。愿所有的漂泊,无论身在何处,抬头仍是一轮故乡月,低头仍是满心人间暖。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中秋节,为什么能疗愈所有的漂泊——抬头月圆低头月饼圆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