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安阜城遗址:探寻藏在新疆清代的古城秘境

2025-10-20 11:50:37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2296

游玩攻略
安阜城遗址:探寻藏在新疆清代的古城秘境 导读:

阜城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茫丁乡城关村,距离精河县城约10公里,是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为巩固西北边疆而修建的军事重镇。它不仅见证了清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与策略,更承载着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记忆。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精河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之一。

640.jpg

安阜城遗址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精河县茫丁乡城关村,距离精河县城约10公里,是清政府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为巩固西北边疆而修建的军事重镇。它不仅见证了清代边疆治理的智慧与策略,更承载着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记忆。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精河县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旅游景点之一。以下是从历史沿革、遗址现状、文化价值与保护机制等方面介绍:

历史沿革

安阜城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由平定准噶尔叛乱的名将兆惠主持修建,初建目的是为驻军防御与屯田发展,兼具军事与行政功能。其名“安阜”寓意“物阜民安”,体现了清廷对边疆安定的期望。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因旧城人口增长、空间不足,清政府在旧城东约2公里处扩建新城,仍沿用“安阜”之名。新城设四座城门,分别为登春门、永丰门、辑和门、保康门,城门命名寓意吉祥安定,体现了清代城池命名中的中华文化传统。

清代名臣林则徐在《荷戈纪程》中记载:“此地安插遣犯约二百余名,皆令种地及各营中服役,闽粤人尤居其半”,说明安阜城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清代流放与屯垦制度的重要实施地。

遗址现状

640 (1).jpg

安阜城遗址现存结构较为完整,呈矩形布局,东西长166米,南北宽122米,城墙为黄土夯筑,最高处达4米,断面呈梯形。部分城墙可见芦苇层加固与土坯修补痕迹,体现了清代边疆筑城的地方工艺。

城内古树参天,城外原有芦苇、红柳等植被,清末民初书画家宋伯鲁曾以“芦蒿满地无边绿”描绘其风貌。然而,随着时代变迁,周边环境一度遭到破坏,出现垃圾堆积、墙体掏挖等问题。

文化价值

安阜城遗址是新疆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古城遗址之一,对研究清代北疆筑城方式、屯垦制度、民族迁徙与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其“一城两驿”格局(与托多克驿站、五台驿站共同构成交通体系)为研究丝绸之路北道提供了实物依据。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吴轶群教授指出,安阜城不仅是清代边疆治理的实物例证,也体现了多民族共同开发建设新疆的历史事实,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进程

640 (2).jpg

安阜城遗址于1988年在自治区文物普查中被发现,1989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升级为自治区级文保单位。

2020年,新疆检察机关启动文物古迹保护公益诉讼专项行动,发现安阜城遗址存在垃圾堆积、墙体破坏等问题,遂向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实施以下保护措施:

• 清理垃圾30余吨,拆除违规建筑;

• 划定50米核心保护区,安装铁质隔离栏;

• 组建20人专职看护队伍,每日巡查;

• 编制《安阜城抢救性保护方案》,启动本体修复;

• 建设精河县博物馆,利用三维建模等技术复原古城原貌,打造“一城两驿”全域旅游格局。

管理机制

目前,安阜城遗址实行“检察+行政”协同保护机制。精河县文旅局设立文物管理科,负责日常监测与管理;检察机关持续通过公益诉讼监督保护工作;地方政府制定《安阜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与社区建立联防联控机制。

此外,精河县正将安阜城纳入全域旅游规划,打造“一城两驿”文化研学路线,推动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融合发展。

 

安阜城遗址是清代边疆军事与屯田的重要城池,历经风雨沧桑,依然屹立。它是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物例证。随着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旅游开发的逐步实施,这座“历史的书页”正被缓缓翻开,向世人讲述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旅游提示

门票:免费开放;

开放时间:全天;

周边景点:赛里木湖、艾比湖、怪石峪、乌孙土墩墓、大西王界碑等,可结合安排一日游或两日游线路。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安阜城遗址:探寻藏在新疆清代的古城秘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