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2025开放倒计时:探秘新疆3A景区七个星佛寺

2025-10-11 10:49:12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69354

游玩攻略
2025开放倒计时:探秘新疆3A景区七个星佛寺 导读:

七个星佛寺遗址景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地处霍拉山脚下的低矮山梁和坡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存,曾为晋唐时期焉耆国的佛教中心。该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与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以中部泉沟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存佛塔、僧房、殿堂等建筑93处及洞窟11窟,是新疆仅存的佛塔、佛殿、石窟并存的佛教建筑群遗址。

七个星佛寺遗址景区位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地处霍拉山脚下的低矮山梁和坡地,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文化遗存,曾为晋唐时期焉耆国的佛教中心。该遗址由地面寺院建筑与洞窟建筑两部分组成,以中部泉沟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总面积约4万平方米,现存佛塔、僧房、殿堂等建筑93处及洞窟11窟,是新疆仅存的佛塔、佛殿、石窟并存的佛教建筑群遗址。

2001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国家3A级旅游景区,2022年纳入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2025年12月新建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展示西域佛教文化与丝绸之路文明的重要窗口。

修图5.jpg

景区核心价值与历史意义

佛教东传枢纽:作为印度佛教东传和中原佛教西渐的关键节点,遗址见证了佛教在西域的传播与本土化过程,其洞窟壁画中的乐伎、飞天、朵云纹等元素融合犍陀罗艺术与中原风格,体现多元文化交融。

历史宗教实证:出土的泥塑佛像、回鹘文木牍、吐火罗语《弥勒会见记》剧本残页等文物,印证了新疆历来是多种宗教并存地区的事实,其中《弥勒会见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戏剧剧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考古保护标杆196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经多次修复与规划编制,其保护历程反映了中国对西域文化遗产的重视。

修图1.jpg

代表性文物

泥塑造像:出土佛、菩萨、天王、供养人等头像,造型丰满祥和,面部特征为细眉高鼻、小嘴厚唇,体现典雅的西域艺术风格。

文书与钱币:发现回鹘文、焉耆文木牍及唐代开元通宝、大历元宝等铜钱,反映当时商贸与文化交流。

建筑构件:出土雕花砖、彩绘木板等装饰构件,展现古代建筑工艺的精湛。

修图6.jpg

历史变迁与保护历程

始建与繁荣:遗址始建于西晋(公元265-316年),延续至宋元时期,晋唐时期为焉耆国佛教中心,高僧法显曾于公元400年途经此地。

近代破坏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斯坦因、奥登堡等外国探险家盗掘文物、切割壁画,导致遗址严重受损。

保护修复1991-1996年三次修建防护围墙,2016年完成修复并安装防护设施,2025年博物馆开放标志着遗址保护与展示进入新阶段。

七个星佛寺遗址景区不仅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是公众了解西域文明、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生动课堂,其独特的建筑格局与丰富文物为探索古代焉耆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实证。

修图4.jpg

修图3.jpg

修图1.jpg

修图2.jpg

景区开放与参观信息

博物馆开放:七个星佛寺遗址博物馆于2025年12月8日落成并正式对外开放开放时间为10:00-18:00。

门票与开放时间:门票价格30元/人次,65至70岁老人、学生半价,70岁以上老人、1.2米以下儿童(需成人陪同)、警察、消防救援人员等凭有效证件免票;

保护与发展:目前壁画保护修复工程已完工,下一步将实施石窟洞窟加固工程,并全力争创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注意事项:遗址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建议参观时做好防晒防风措施;部分洞窟与建筑遗址为保护需要,可能限制近距离接触。

七个星佛寺遗址景区不仅是考古研究的重要对象,更是公众了解西域文明、感受丝绸之路文化交融的生动课堂,其独特的建筑格局与丰富文物为探索古代焉耆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实证。

修图7.jpg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2025开放倒计时:探秘新疆3A景区七个星佛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