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吐鲁番麻扎村:时光深处的古老村落

2025-07-17 10:20:54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5284

游玩攻略
吐鲁番麻扎村:时光深处的古老村落 导读:

麻扎村历史极为悠久,有着2600多年的沧桑过往。

在新疆吐鲁番的大地上,有一个宛如世外桃源般的古老村落——麻扎村。它静静地坐落在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宛如一颗被岁月雕琢的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彩。

1.jpg

麻扎村历史极为悠久,有着2600多年的沧桑过往。根据麻扎村西南约五、六公里的戈壁滩上发现的打制石器,可以推断最晚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已是当地土著民族的聚居地。在漫长的岁月里,它见证了吐鲁番地区农业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兼融了多种文化,是吐鲁番地区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jpg

吐鲁番麻扎村,全称麻扎阿里蒂村,汉意为“麻扎的前方”,因坐落在著名麻扎吐峪沟阿萨吾力开夫(意为“住在洞里的人们”)麻扎的前方而得名。它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西南部的吐峪沟乡,坐落在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大峡谷南沟谷,地理坐标为东经 89°41.5′,北纬 42°51.5′。西距吐鲁番市约 47 公里,东距鄯善县城 46 公里,西南距高昌古城约 13 公里。

3.jpg

走进麻扎村,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来到了古老的西域国度。这里被誉为“中国第一土庄”,村中保存了大量生土建造的传统民居,是新疆生土建筑的典范。村民们继承了2000多年来用黄黏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采用砌、垒、挖、掏、拱、糊、搭等多种形式,充分、巧妙地利用黄黏土造房,形成了独特的黄黏土文化。土黄的土坯房与翠绿的葡萄架形成鲜明对比,各家土坯院落随意分布,由弯弯曲曲的土巷相连,房子顶部还有简陋的土坯拱桥,从屋顶上可以互相串门。斑驳的土墙、深邃的巷道、错落的晾房、参天的古树,鳞次栉比,刻着时间的痕迹,显得肃穆又神秘。

4.jpg

村落风貌与建筑特色

麻扎村被誉为中国第一土庄,是新疆生土建筑的典范。走进麻扎村,仿佛穿梭在时光隧道中,时间在此凝固。村中保存了大量生土建造的传统民居,居民们继承了 2000 多年来用黄黏土建造房屋的传统习惯。这些黄黏土房,土黄与翠绿形成鲜明对比。土黄的土坯房,各家院落随意分布,由弯弯曲曲的土巷相连,房子顶部还有简陋的土坯拱桥,人们从屋顶上就可以互相串门。斑驳的土墙、深邃的巷道、错落的晾房、参天的古树,鳞次栉比,刻着时间的痕迹,显得肃穆又神秘。而翠绿的主要是葡萄架,偶尔还有些桑树。茂密的葡萄地漫山遍谷,山坡下、庭院上,葡萄藤蔓到处交织在木头架子上,串串晶莹的葡萄饱满圆润,触手可及。

5.jpg

麻扎村,地处火焰山南麓吐峪沟南沟口,村子周围是赤红色光秃秃的山体,村子建在两侧山体的峡谷凹处。整个村子以维吾尔族为主,有村民65户,村里的巷道四通八达,家家相连、户户相通。苏贝希河穿村而过,村民临水而居。沿着村子往外有大片葡萄地,绿植。

6.jpg

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麻扎村的自然环境也十分优越。这里属于火焰山以南气候区,热量极为丰富,日照充足,降水极少,气候异常燥热,是当地典型的火洲气候。然而,正是这样的环境,孕育出了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葡萄长廊、葡萄花纹、葡萄晾房、采葡萄的姑娘,还有葡萄酒,以及葡萄架下的欢歌劲舞,构成了一场火热的葡萄盛宴。葡萄、杏子、桑葚、西瓜、甜瓜,一年四季水果不断,让这里成为了干热盆地中的翡翠天堂。

7.jpg

8.jpg

如今,随着麻扎村逐渐被外人所知,大批游客纷至沓来。村里的居民,特别是孩子,自然而然就成了游客镜头中的模特。一些有投资意识的村民,则着手改造自己的庭院,建造家庭旅馆和餐厅等。而对于从未走出过村子的老人而言,这里的生活安逸、恬静,他们在这里出生,也将和祖先同葬在这里,在葡萄架旁的墓地安息,等待着天国的召唤。

9.jpg

麻扎村,景区门票30元,据说以前不要门票。2021年10月,我去的时候,景区停车场公厕都已经修好了,售票中心正在修建,不过已经搭建了临时卖票场所。

10.jpg

吐鲁番麻扎村,它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又像一幅绚丽的画卷,每一笔都描绘着岁月的沧桑与美好。走进麻扎村,就是走进了一段古老的时光,感受着那份独特的魅力与宁静。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吐鲁番麻扎村:时光深处的古老村落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