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888-9999
2025-04-03 13:39:07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75
喀什土陶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非遗技艺,正以全新的姿态超燃登场,成为喀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势力。
在我国广袤的西部大地上,喀什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独特的魅力。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众多非遗项目犹如一颗颗散落的珍宝,闪耀着民族智慧和历史文明的光芒。而其中,喀什土陶作为一项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非遗技艺,正以全新的姿态超燃登场,成为喀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势力。
千年古韵,土陶传奇
喀什土陶的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汉代,距今已有约 2300 年历史,若再往前探寻,甚至能远溯至新石器时代,到汉晋时期技艺初步成熟。在漫长的岁月里,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土陶艺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不断创新与传承,直至今日仍焕发着勃勃生机。
英吉沙作为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亦是南疆的八大重镇之一,其土陶更是喀什土陶的杰出代表。英吉沙有一个集土陶非遗特色文化、休闲度假、消费购物为一体的土陶村,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维吾尔族模制法土陶烧制技艺的传承地。这里的每一户人家都是土陶艺术的工坊,他们依然坚守着最古老的制陶技法,将这份千年古韵代代相传。
喀什土陶虽名为“土陶”,却一点也不“土”。当地艺人从戈壁滩或高山上采集彩色石块,经过精心碾磨,再与铁锈、植物油巧妙融合,手绘上釉,最终幻化出令人目眩神迷的亮色。土陶的器物外形多变、纹样精美、实用性强,分为素陶和釉陶,上彩釉的土陶作品有深绿、浅绿、棕、白、黄、红等颜色,土陶上还使用了花卉、树叶、葡萄、羽毛、鱼、鸟等纹样,集中展现出了其丰繁的种类和样貌,承载着喀什的历史文化、现代生活和未来传承。
传承危机,困境突围
然而,喀什土陶这一古老技艺并非一帆风顺,如今正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据了解,目前喀什仅有 6 名传承人,这一数据让人揪心。在现代工业化浪潮的冲击下,传统手工艺的发展空间被不断挤压,年轻一代对土陶技艺的兴趣和参与度不高,导致这一古老技艺的传承出现了断层的危险。
为了让喀什土陶这一瑰宝不被岁月的长河所淹没,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和传承人都在积极行动起来。英吉沙土陶村成立了合作社,不仅带动了当地村民的增收致富,更让这一非遗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合作社每年制作的各类陶制品超过 1500 件,为社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也让英吉沙土陶这张非遗名片更加响亮。同时,越来越多的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社区,开展土陶技艺的普及和传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爱上土陶艺术。
创新发展,超燃登场
在传承的基础上,喀什土陶也在不断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11 月 25 日下午,喀什土陶烧制技艺传承人买买提艾力·玉苏甫带着作品走进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为社区居民和学生们带来了一次掌上非遗体验。上海新闻广播还向社区和学校赠送了 5 台拉坯机,为后续开展陶艺课程提供设备支持。这种“非遗+教育”的模式,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近距离接触和体验喀什土陶的魅力,也为土陶技艺的传承培养了潜在的人才。
此外,随着旅游市场的发展,喀什土陶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大亮点。在喀什市高台民居景区、喀什古城景区内有数十家土陶制作技艺工坊,游客可以在这里亲身体验制作土陶的乐趣,感受这一古老技艺的独特魅力。2025 年春节,“去新疆喀什做土陶”更是成为十大非遗热门玩法之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从非遗中领略深度旅游的乐趣,让喀什土陶在新时代的舞台上超燃登场。
喀什土陶作为一项珍贵的非遗项目,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它正以新势力的姿态,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喀什土陶这一古老技艺将继续传承下去,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一起期待喀什土陶在未来创造更多的精彩!
本文土陶新势力,喀什非遗超燃登场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频道热点
2895
1337
1295
1252
1128
1049
1034
1034
923
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