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嗨,欢迎来到新疆视窗

全国服务热线:400-888-9999

正月十三的传统习俗

2025-02-10 10:38:53

来源:新疆视窗

浏览量:12083

传承文化
正月十三的传统习俗 导读:

正月十三是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民间的活动有点灶灯、滚龙灯、杨公忌、阎王忌等融合了民俗信仰,体现出民间传统习俗丰富多彩。

正月十三是传统农历节日之一,民间的活动有点灶灯、滚龙灯、杨公忌、阎王忌等融合了民俗信仰,体现出民间传统习俗丰富多彩。

未标题-1.jpg

点灶灯:正月十三这天,民间有在厨灶下点灯的习俗,被称为“点灶灯”。据说有两种习俗:一种习俗是,因为正月十五闹花灯的日子越来越近,各家各户会把正月十二搭好的灯棚,今天把里面的灯点亮,所以正月十三被称为“灯头生日”,人们会在这一天在炉灶前点上灯烛,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做准备。另一种说法是,旧时人们会在灶台上面放一口锅,锅内放上一个油碟,油碟内装满食用油,并放入一根灯芯。在做完晚饭之后点上灯,摆上一些供品,一直烧到灯油燃尽熄灭为止,意在祭祀灶神爷,祈求新的一年里衣食无忧,也祝福自己的日子福运安康‌。

未标题-2.jpg

滚龙灯:滚龙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传说在黄帝时代,就已出现龙舞的雏形,当初舞龙主要用于求雨。唐宋以后,龙舞逐渐演变为喜庆场合的娱乐活动,在迎神赛会和各种庙会上,龙舞被普遍用于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后来滚龙灯习俗经过百余年的传承,现在活动通常持续四天,从正月十三到十六,每天都有不同的活动安排。正月十三为试灯,十四日为起灯,十五日为正灯,十六日为圆灯。试灯那天的傍晚,六条老龙和多条滚龙会首次上街。华灯初放时,龙灯开始上下穿行,四处盘旋飞舞。街道两侧,家家悬灯,各家各户焚香放炮,整个场面热闹非凡。

未标题-3.jpg

杨公忌:据传说,正月十三是杨家老将杨老令公杨继业战死沙场的日子,是一个大凶之日。那天老令公率领7个儿子,保护宋太宗赵匡义等人前赴北国会谈,行至两狼山前,遭到敌军伏击,兵败金沙滩,杨家将受到严重损伤。大郎、二郎、三郎、七郎为了保护宋王,全部阵亡,四郎被番邦抓获,五郎做了和尚;只剩一个杨六郎,杨老令公看着阵亡的儿子们,心痛万分,无颜独活世上,一头碰死在李陵碑前;杨家男将兵败失散。这一天,是杨家将的忌日,人们为了纪念保家为国的忠良,就把正月十三定为“杨公忌”。

未标题-4.jpg

阎王忌:相传阎王爷曾有十三个儿子,他因自己在地府中的地位而变得狂妄自大。有一天,他与人打赌口出狂言说大话,声称即使每月失去一个儿子,一年下来也死不完。这番话不慎被天上巡视的神仙听到了,汇报给了玉皇大帝,玉帝听后大怒开始惩罚阎王,下令每隔28天,收走他的一个儿子。结果没多久,他的儿子就开始相继去世,到正月十三,最后一个儿子也死了,从此以后人们将农历正月十三及相关日子称为“阎王忌”。后来,阎王爷在自己儿子的祭日的时候,都非常低调,忌口不打赌不说大话。所以,民间也把农历正月十三、二月十一、三月初九、四月初七、五月初五、六月初三、七月初一、七月二十九、八月二十七、九月二十五、十月二十三、十一月二十一、十二月十九、这十三天认为是不好的日子,这个传说认为不好的日子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是提醒着人们还是要注意从口说出话,不能说不吉利的话,要多说好话、吉祥的话。

未标题-5.jpg

祭海神:农历正月十三,相传这一天是海龙王的生日,每年的这一天,渔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的祭海活动,祈盼全年风调雨顺,渔业丰收。人们焚香化纸,朝向大海行叩拜礼,璀璨的烟花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期盼。

未标题-6.jpg

正月十三的传统习俗,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节日生活,更让我们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与传统文化相连的纽带。让我们继续传承与发扬下去,让正月十三的每一个习俗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与温暖。

免责声明

扫一扫添加公众号本文正月十三的传统习俗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站对作者上传的所有内容将尽可能审核来源及出处,但对内容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其真实性及合法性。如您发现图文视频内容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及时予以修改或删除。

服务热线

400-888-9999

微信服务号